三、Vittorio Jano
i. 介紹
The most gifted and prolific of all Alfa Romeo engineers.
Fiat's loss, Alfa's gain.
Vittorio Jano 在1891年出生於Turin,從技職學校畢業後開始從事設計小型車的設計,1911年成為F.I.A.T員工,1923年擔任設計團隊的領導者,後來因Ferrari的挖角與Luigi Bazzi的協助之下,Jano搬到Alfa Romeo取代第一任的設計師Giuseppe Merosi。Jano在這之後花了14年設計出Alfa Romeo最具創新的引擎,也因他的開發使得汽車架構有了新的革命。
Jano在Fiat的期間,他知道GP賽車的弱點處並根據他的知識背景設計出Alfa Romeo P2,他將車子的底盤、引擎和齒輪軸在許多細節上做了修改,也因此P2於1924年贏得Lyon Grand Prix大賽冠軍。F.I.A.T.的老闆Giovanni Agnelli非常憤怒的對Alfa Romeo採取法律行動,控告Jano把805的設計企劃案帶給他的新雇主,然而對此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而判Fiat敗訴。
左圖:Fiat 805 右圖:Alfa P2
和P2與他所設計的部分車款都變成汽車歷史上的里程碑,後來開發了6C1500和繼承P2的P3賽車,為Alfa Romeo首台單人賽車。因P3擁有更強動力的引擎,Jano將兩組四缸引擎結合成八缸引擎,故P3在許多比賽中獲勝也是戰前期間最有名的賽車之一。可惜的是,1937年的12C GP徹底失敗,導致他與公司管理層的關係搖搖欲墜,在新任的技術總監Wilfredo Ricart的施壓下,Jano離開了Alfa而進入Lancia公司,並設計了Aurelia和D50 GP賽車。後來輾轉至Ferrari公司旗下,持續他輝煌的路程,儘管如此,Jano罹患重度憂鬱症於1965年自殺。
Jano 在Fiat任職時發現引擎上的弱點進行修改並應用於P2中:
圖:P2引擎內部視圖
新車遵循Fiat的設計原則,
1、 由四個鋼製汽缸焊接製成的直列八缸引擎(P2),而Fiat的汽缸也是四個焊接製成且常有熱變形(given to thermal distortion)的情況,汽缸內藉由置頂雙凸輪軸來驅動兩個閥門。
2、 Jano也付出了心力於改善閥門彈簧的強度,這也是Fiat設計上的缺陷。
3、 使用合金活塞。
4、 增壓器依照Fiat的規格將空氣從化油器吹入引擎中。
ii. 主要車系 (1921– 1930)
I. 一般車款
6C & 8C 系列:
6C 系列
1927年生產6C 1500,其中6C代表直列六缸引擎中有6個汽缸。搭載1.5公升SOHC單化油器的直列六缸引擎,引擎大部分結構為鋁合金材質,懸掛為半橢圓形鋼板彈簧且rod-operated four-wheel-brakes were fully compensated,電器系統用Bosch的線圈分電盤,以P2賽車型號做為改良,由於輕量、低重心、擁有44馬力的高性能車款來取代Giuseppe Merosi所設計的RL和RM型號。
(增加引擎內部使用鋁材部分構件)
6C 1500改良版:
1. 1929年6C 1750量產,外型與重量都和1500相同,將引擎動力提升至100馬力,在1929~1933年產量高達2259輛,是Alfa Romeo出產最多輛的車款之一。
2. 1933年6C 1900量產,Alfa Romeo此時有了一個生產技術重大突破,1.9公升(1917 cc)直列六缸引擎搭配DOHC汽門,在6C當中是首台汽缸頭為鋁製,部分 引擎使用鋁塊壓入鋼製襯套(aluminium block with pressed-in steel sleeves)取代常用的鑄鐵塊。
3. 1934年6C 2300於Milan貿易展覽會亮相,6C 2300以低成本來取代8C,擁有更大的引擎容量,底盤和前一代6C 1900相同。
8C 系列
1931年生產8C 2300, 8C一開始在義大利的縮寫為otto cilindri 或是 “eight - cylinders”,2.3公升DOHC的引擎主要由兩組四缸引擎並排再加上羅茨式增壓器(Roots type supercharger)使它可以產出155~180馬力,由於Alfa 8C 2300先進的技術造就之後的Tipo B(P3)賽車大放光彩。
圖:引擎正反視圖
油氣混合氣從Memini化油器經由羅茨增壓器與葉片鼓風機傳至氣缸內部。
圖:8C 2300引擎內部 (曲軸相連接)
圖:8C 2300內部構造
8C2300改良版:
1934年8C 2900量產,DOHC直列八缸2.9公升引擎由雙Weber化油器透過兩個羅茨增壓器(Roots type supercharger)、完全獨立的杜本內式拖曳臂懸吊(Dubonnet-type trailing arm suspension)、前懸掛加載液壓阻尼器和後懸掛的擺動軸,引擎動力可產生180馬力。
(增加Memini化油器與Weber化油器比較)
(增加羅茨增壓器解說)
直列式八缸引擎:
直列式八缸衝程每轉可產生更多的動力衝程,因此在負載下會比在直列式六缸衝程更平穩地運行,直列式八缸的平穩運行特性使它在過去的豪華車和賽車上普及應用。然而因引擎的長度需要更大的引擎機艙擺放,使得此引擎無法應用在現代汽車之中。
II. 賽車款
P2:
1924年生產,2公升DOHC直列八缸的引擎,起初使用單個Memini化油器,引擎放置於沖壓鋼梯形車架內,底盤為雙機架導軌(twin rail type)搭配半橢圓形鋼板彈簧加上Hartford摩擦阻尼器,輸出動力可達140馬力。1930年提升至175馬力。
圖:P2引擎構造
圖:P2車體構造
P2在1925年贏得第一屆世界賽車錦標賽冠軍,於同年Alfa將月桂葉冠鑲嵌在Alfa Rome的車標上來紀念此殊榮。
左圖:Alfa Romeo P2 右圖:鑲有月桂葉冠的Alfa車標
Tipo B:
1932年生產,為Alfa Romeo 8C車款的其中之一。Tipo B (P3)為第一部真正單人座的GP賽車。直列八缸2.6公升DOHC的引擎,每缸兩閥門,雙Weber化油器搭配雙羅茨增壓器,前懸掛為杜本內式拖曳臂懸吊,後懸掛為反向1/4橢圓形鋼板彈簧,P3的差速器(differential)安裝於齒輪箱後方,使雙驅動軸轉動角度傳至後輪軸上的傘齒輪,進而帶動後輪驅動。
在1932年,由賽車手Tazio Nuvolari於歐洲的GP大賽贏得首次冠軍,後續在義大利、法國、德國贏得6次競賽。
圖:P3引擎內部構造
圖:Alfa Romeo P3
III. 杜本內懸吊系統
(杜本內式拖曳臂懸吊圖+解說)
左圖:Dubonnet在任何路況所對應的情況 右圖:Dubonnet懸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