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8.汽車電子引擎(下)
8.1噴油系統的種類
8.2進氣系統
空燃比λ

空燃比λ的計算公式

The fuelling map
該圖是空燃比λ、引擎轉速與引擎負荷的三向關係圖,其是由多次的測試所得來的資料;將該資料輸入ECU後,可供ECU做為日後引擎運作的參考數據。
進油量
進油量先知道引擎轉速及引擎負荷,再經fuelling map對照後知道合適的
空燃比,再經由空氣流量計知道進氣量,計算後得所需的噴油量多寡。
8.1噴油系統的種類
噴油系統的基本組成元件
做適當的運作。
1.單點噴射
由單一個噴嘴噴油,供應給多個汽缸使用,其控制方式不是依照空氣流量計,而是利用各感知器(如:空氣溫度感知器、壓力感知器等)傳訊號到ECU後,利用速度密度法計算後決定之,構造簡單適用於許多機構中。
單點噴射系統的基本構造
速度密度法
2.多點噴射
每個汽缸都各自有一個噴嘴,方便對應每個氣缸的運作狀態(進氣、壓縮、爆炸、排氣)
3.缸內直噴
為了更有效地減少廢氣的排放,及得到更高的轉換效率所衍生出來的新方法。
以Bosch (VW)為例-type direct petrol injection
電子節氣門
根據油門踩的角度訊號送給ECU後,決定節氣門的位置,以控制所需要的空氣流量大小。
8.2進氣系統
進氣系統由空氣濾清器、PCV閥、進氣歧管等組成。發動時,駕駛員透過油門操縱節氣門的開起角度,以此來改變進氣量,控制引擎的運轉。冷車發動或怠速運轉時,部份空氣經PCV閥或輔助空氣閥繞過節氣門進入氣缸。
進氣系統的基本結構圖
1.空氣濾淨器Air filter
空氣濾淨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過濾空氣的元件,內具有層層的多孔結構,能將外部空氣中的雜質去除後供引擎燃燒使用,另外由於工作過程中會因震動而產生噪音,顧通常會加裝消音器使用。
2.吹漏氣Blow-by
燃燒室中的油氣經活塞旁的間隙洩漏至曲軸箱,稱為吹漏氣。
3.PCV閥(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valve)
在引擎負荷過大時,部分吹漏氣與進氣系統的空氣混合後,再經由PCV閥進入歧管後給燃燒室使用,無空氣汙染的問題,現為各車皆須採用。
進氣的溫度控制
進氣的溫度控制之動作原理
進氣歧管manifold
可變長度型進氣歧管
渦輪turbine
(1)概述
早在1970-1980年代成為日本車廠提升性能的渦輪增壓,受到越來越嚴苛的法規,及材質、技術等不成熟,導致冠上耗油、不環保的惡名,但經過長達20年的努力,所有問題都獲得解決,甚至還能和小排氣量引擎搭配,創造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的功率表現,且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而NISSAN不僅將渦輪增壓運用在強悍的GT-R上,甚至還以小排氣量的方式提升Juke、Tiida的性能,同時也陸續成為NISSAN強化性能並兼顧環保節能的利器。
(2)突破
1979年10月對於日本車壇來說,是動力技術的新紀元,也開啟渦輪增壓的時代,因為在NISSAN的研發下,代號L20ET的渦輪增壓電子噴射引擎,搭載於430車系Cedric/Gloria上,馬力從115hp飆升至145hp,性能明顯提升也讓其他車廠跟進。
430Cedric/Gloria
L20ET引擎
(3)未來
Nissan Juke Nismo
MR16DDT引擎
渦輪增壓的種類
其優點是渦輪轉速和引擎相同,故沒有滯後現象,動力輸出非常流暢,但是由於裝在引擎轉動軸裡面,因此還是消耗了部分動力,增壓出來的效果並不高。
利用高壓廢氣的脈衝氣波迫使空氣壓縮。這種系統增壓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個裝置比較笨重,不太適合安裝在體積較小的轎車裡面。
這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渦輪增壓裝置了,渦輪與引擎無任何機械聯繫,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
其利用引擎排出的廢氣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壓縮機,壓縮機將空氣增壓後送進氣缸。當引擎轉速越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壓縮機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引擎的輸出功率。
即廢氣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並用,這種裝置在大功率柴油引擎上採用比較多,其引擎輸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雜訊小,只是結構太複雜,
技術含量高,維修保養不容易,因此很難普及。
渦輪的缺點
洩壓閥wastegate
中間冷卻器intercoo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