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甚麼是小車

小車的出現與發展

    小車、或是城市車”CityCar”,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可愛、好停車,並且可以靈巧穿梭於城市間的小不點。不過城市車設計理念在十九世紀初出現時,並沒有設限在壅擠的城市路況;更不在意可愛與否,只是因為經濟大蕭條造成豪華車市場崩潰,汽車製造商為因應市場需求變化所做的遷就。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些廉價小車開始出售,它們分別是Austin 7、Fiat 500 Topolino。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體會到汽車小型化所帶來的可操作性優勢,才開始推出主打”好停車”的小型車款,如義大利IsoIsetta、英國的AC Petite、德國Messerschmitt Kabinenroller,大多數設計,建造和銷售便宜,主要針對戰爭蹂躪的歐洲的貧困客戶。漸漸城市車已經變成普遍的車型設計,而且隨著歐洲經濟的改善,菲亞特於1957年推出了新款500;1959年,BMC更是推出其知名的城市車Mini。

圖:Topolino

    1980年代歐洲及日本汽車品牌陸陸續續推出自己的城市車車款,也開始追求更高的實用性,尋找小車可能得更大內部空間。不過也因此,這些小車身形慢慢地變大,單就車身長,從原本3000-3200毫米左右,變成3500-3700毫米。90年代出現的一些車款,如Ford Fiesta、Opel Corsa、VW Polo等已經擁有超過3900毫米的長度。這些車款到現在市場上依然能見到,也成為社會新鮮人買車的一種選擇。不過在2000年之後出現的小車又不見得會主打經濟大空間了,這些車可能造型奇特或是特別嬌小,以輕巧便捷為招牌吸引不同的客群,如Smart Fortwo。

圖:Smart Fortwo

小車的種類

    世界上的小車非常的多,雖然能一言概括之,不過在左有的小車當中,還是可以做到簡單的歸類。首先以汽車大小的分類方式就不少,以機油容量、重量、車身陰影面積或是綜合評斷,比較容易被接受及使用的是歐洲市場分級,其沒有一個硬性的尺寸規定,但在言語當中卻是一個可以方便使用的分類方式舉例而言,VW最為人所知的Golf被認定是屬於小型家庭車並賦予等級C-Segment,那麼其他的大眾汽車將以Golf為標準被賦予等級,小一號的Polo就是B-Series,如果有再小的型號就會被給予A-Series,前段所提及的小車範疇,就是全部涵蓋在A-B兩個等級範圍當中。不過這樣的結論似乎存在了些許遺憾,因為這個等級範圍概括了Isetta和Fiat 500這樣差異極大的車款,兩者之間應該需要存在一個級距才對。這個時候,適時地結合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EPA)對汽車大小的定義標準,此標準在roaster以外,雙人含以下的車都並沒有給予定義,像是Renault Twizy、Bond Bug這樣的車都會被區隔出來。

    歐洲市場分級與EPA兩套標準合用在20世紀的小車上面,可以將這上一個世紀的小車車款完整分為兩大族群,一者是像BeetleFiat Nuova 500這樣子的經濟車;而另外一個族群則是泡泡車及所有的三輪車款。兩者雖同為小車但是命運卻完全不同。BeetleFiat Nuova 500都是大賣幾十年的熱銷商品,它們在EPA的分類當中會被歸類為緊湊車型,緊湊車在當時其實是走在技術前端的汽車,汽車雖然小,但絕對是五臟俱全。1934年希特勒下令費迪南保時捷開發Beetle,要求可以在100公里時速運輸兩名成人加三名兒童、每公里油耗低於7公升、可以低成本替換零件,而且還限制了最終出售價格,這樣的一台車需要的技術含量可想而知;而反觀泡泡車及三輪車,銷售就無法與之比擬,比方說Daihatsu BeeBond BugAC Petite這些車款,銷售不到五年便停止生產。這樣的分類方法也可以很適切的區分出人們對怎樣的小車接受度更高,不過世界上依然存在一個意料之外的異類──英國汽車Reliant Robin,一輛後二前一的三輪汽車,其穩定性非常差,幾乎是只要一加速就會翻車,但是卻受到許多英國人的喜愛,不但生產年份長達快30年,甚至到現在都還有Robin車主組織的同好俱樂部!

 

圖:Reliant Robin

脫穎而出的德國泡泡車  

    雖然泡泡車在歷史存在時間稍短,但是在德國的泡泡車還是技術非常先進,舉例世界上第一輛擁有負磨砂半徑的Fuldamobil還被公認為駕駛安全方面有重大進步的汽車。五、六零年代的歐洲泡泡車很受到人們歡迎,1953年義大利Iso公司的IsoIsetta(圖1)在都靈車展推出,其逗趣圓潤的外型便引起人們騷動,蛋形外觀和泡沫窗給人足夠的視覺衝擊;方向盤和儀表板隨著單門向前開啟的設計也讓人玩味,不過這樣的外型也不難想像它在運輸量上面的缺陷。事實上空間不大並不能算是設計上的失誤,畢竟泡泡車的設計最開始是參考了殘障人士代步載具Fend Flitzer,屬於單人載具的延伸,空間本不是其追求目標。

    1956年蘇伊士危機石油價格高漲,泡泡車開始流行起來,Iso公司在生產了兩萬左右的IsoIsetta之後,公司擁有者Renzo Rivolta便將Isetta製造許可和車身模具賣給其他國家的汽車公司,其中包含了BMW,就此較為人所知的BMW Isetta(圖3)就此誕生。不得不說,當時的德國更專注於泡泡車生產與銷售,使德國成為製造泡泡車的大宗,除了BMW Isetta,德軍飛機製造商Heinkel和 Messerschmitt也投入生產了HeinkelKabine(圖4)與KR 200(圖5),其中KR 200外型就比較特別,雙人座與上開式車門儼然就是個戰鬥機變體,而實際上KR 200就是梅賽斯密特將戰鬥機剩餘材料善加利用做出來的。六零年代,英國也跟進了生產右駕版本的Isetta和HeinkelKabine,不過這時候泡泡車已經無法應付擁有更大的運輸量、更佳的長途旅行能力、而且同樣便宜的強勁競爭對手Mini、Citroen 2CV、Fiat 500和Renault 4,最後退出了歷史舞台。

圖: Messerschmitt KR 2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ton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