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從汽車再重新爬起-寶馬汽車

    戰後,儘管寶馬在慕尼黑工廠花了一些時間試圖重新開始生產線,但由於寶馬公司二戰時期為納粹黨提供相當多的技術支援,甚至大量的轟炸機與摩托車引擎都來自於其提供,於是寶馬公司戰後理所當然的被盟軍發布了禁止製造新款汽車的禁令。在這個禁令期間,寶馬儘管喪失了主要的基礎,仍沒有偏廢其生產的動能,持續的製造如鍋子等民生用品,後來更將規模擴展到其他廚房用品和自行車上。

    到20世紀40年代末,寶馬基本上已經回到摩托車製造業中,美國當局在1947年授予寶馬製造摩托車的許可,其並於1948年開始生產R24摩托車,但令寶馬困擾的是,它們還沒有獲得恢復製造新款汽車的許可。為此,寶馬技術總監Milbertshofen和工廠總經理Kurt Donath徵詢了如福特等汽車製造商,盼能借其許可證,能拐個彎幫助寶馬繼續生產車輛。於此同時,寶馬也著手改良二戰前的舊引擎技術,直接使用舊有的許可證以發布新款車,迸出新的火花。

(1) BMW 501

    面對生產的窘況,銀行家兼股東Grewenig先生認為,寶馬車廠的生產能力儘管小,但依然可以獲得利潤,這種生產量最適合具有較高利潤率的豪華轎車,風格就類似於在戰前的寶馬汽車,為此,Alfred Böning和他的團隊創造了BMW 501汽車。

圖:BMW 501

    501看似個新車款,但其實501所用的M337引擎,係由戰前寶馬公司326車款使用的M78引擎發展而來。501引擎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排量共有1,971和2,077毫升兩個版本,而引擎運作則採用直列式六缸,最高時速為135公里/小時,加速至100公里/小時得花費時間27秒。

    本車車身是由Schimanowski先生在自宅設計出來的,當時寶馬的管理階層看完原型之後,另外委託了Pininfarina建立一個替代方案,但其設計後的原型被認為與Alfa Romeo 1900轎車的設計太相似,最後寶馬公司留下了前者的設計。

    本車設計相當出彩,可分為車身、車體、車門來講述。首先,本車車頭進氣口採用高聳的腎格柵設計,這是當時普遍豪華車款的進氣設計,而其又在腎格柵左右兩邊各配有兩個小型的橫向進氣口,顯其高貴。緊接著,本車車身整體則使用鋼製成,重量提升1,450公斤,車頂並不同顏色可自由挑選。最後,本車車門使用自殺門設計,此為早期貴族馬車的象徵,以匹配豪華車款的意像。

 

圖: BMW 501 自殺門

    501第一次的公開亮相在1951年4月法蘭克福車展登場,其主要的國內市場對手為賓士車廠。相對於對手Benz 220來說,501已準備好大量的生產線,出貨上比起賓士來得更加迅速。與此同時,公眾對501的印象也十分深刻,這出自於上述介紹的奢華品格設計,是故,寶馬為求批配其豪華概念,採用驚人的地高價位,其定價是德國當年的平均工資四倍,所以501總被德國市場的消費者戲稱是Barockengel(巴洛克風格天使),主因就是其很高貴,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2) BMW 502

    而501剛發行不久,Böning團隊就已經在著手設計第二款車,這是因為他們在501的原型機建造前,就按照設計計算出汽車的質量,他們發現,直列式六缸引擎幾乎不足以為汽車提供動能。於是他們在發行後不久立刻提出​​開發另一個較大的引擎提供未來版本的汽車。最後,Böning團隊決定設計八缸的引擎,而考量空間的緣故,則決定採用V型的引擎運動方式。而這具 V-8引擎的設計最後由1952年替代Böning成為主要工程師的費爾德(Fritz Fiedler)先生完成。

    V-8引擎最初於1954年日內瓦車展上登場,並作為新款寶馬的502轎車裝載的引擎。設計團隊開發了當時足為新穎的Oldsmobile Rocket V-8引擎,並創新了一技術「汽缸可通過推桿頂置閥上凸輪軸」,因此成為當時引擎設計的顯學。引擎的製造上,其大多使用鋁合金塊,並採用鑄鐵的汽缸套,整體具有74毫米的孔徑和75毫米的衝程,總排量可達2,580毫米。其輕型V8引擎能產生100匹馬力,並配有Solex化油器,最快時速可達160公里/小時,當時502是德國在正規生產中最快的乘客轎車。

    本車屢經發展,於1958年更名為BMW 2.6/2.6 Luxus,但主要架構並未改變,仍使用2.6公升排氣量的引擎,之後又於1961年更名為2600/2600L,兩年後停產。             

 

圖: BMW 502

(3) BMW 503(Coupé) / 507(Roadster)

    BMW 507和503是由寶馬所推出的豪華跑車,其構想是由美國汽車進口商霍夫曼先生(Max Hoffman)所提出的,他在1954年勸說寶馬公司的管理層製作501、502轎車的跑車版本以彌補昂貴和Mercedes-Benz 300SL之間的差距,並期待以價廉物美的模式在市場競逐。對於503和507之間的分野,前者屬於Coupé,為雙門的轎跑車,而後者則是雙座敞篷跑車。兩款車都於1956年推出,507更提供顧客選擇裝載軟頂的選項。

 

圖: BMW 503(Coupé)

圖: BMW 507

    兩款車引擎都由寶馬公司開發,同樣採用由鋁合金打造的V型8字引擎,排量可達3,168c.c,整個引擎共使用兩個32NDIX化油器,壓縮比為7.8:1,能在5,000 rpm下產生150匹馬力,經由駕駛的道路測試結果,其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僅需11.1秒,最高速度可達195公里/小時。

圖: V-8 Engine of BMW 507

    507底盤框架與503底盤框架相同,只是507的軸距略為縮小,其從2,835毫米減少到2,480毫米,不過總長度比起503的4,750毫米略多一些至4,835毫米。兩折車身幾乎完全由鋁製成,所以比起之前的501、502動輒1,500公斤,重量下降到了1,330公斤。

    兩車的前方懸掛採用雙叉臂懸吊,個別帶有扭桿彈簧和防側傾桿。後懸掛也採用雙叉臂懸吊,其具有活軸,同樣有扭杆彈簧,並有懸掛連桿(Panhard arm)和控制臂進行輪胎的定位,以加強控制和剎車。而本車的剎車採用是直徑284.5毫米的Alfin鼓式製動器。

 

圖:懸掛連桿(橘色部分)牽引兩輪

    值得一提的是,507擺脫了早先寶馬設計的腎型格柵進氣的款式,採用兩個車前橫向的進氣口,這個設計大量影響了現代汽車設計進氣口的模式,包含後面寶馬自己設計的Z6系列也多有啟發。另外,其車身側邊的進氣口也是同樣富有設計上的啟發性,於當時非常前衛。而503則是如同502,採用高貴的腎格柵,此便不贅述。

圖: BMW 507車前側邊的進氣口

圖: BMW 507車前的橫向進氣口

    但好景不常,1959年寶馬公司虧損就高達1,500萬馬克,這致使以低價策略銷售的507和503僅僅生產了252和412輛就夭折。儘管如此,兩款車依然都在寶馬的歷史上有著不可抹滅的定位,他深受到上流名人的喜愛,尤其是當紅的歌手貓王(Elvis Presley)個人就擁有兩台507,如今都在博物館展示。而目前世界上仍現存202台507,最近一次於2014年拍賣會上,該車還以240萬美元的高價出售,就可知其傳奇之處。

(4) BMW Isetta

    Isetta係為一汽車款式,在義大利文中意指微型車,最早由義大利Iso公司所設計,而後汽車製造的發行證被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所購買並發行。Isetta最大的特色來自於其如蛋的造型與泡沫般的車窗,於是有了泡泡車的別稱。而對於急需寶馬車廠來說,Isetta車款的汽車發行證就猶如沙漠中的甘泉,而第一輛BMW Isetta出現於1955年4月,而後八個月內大約生產了一萬輛左右的BMW Isetta。

圖:IsoIsetta

    對於寶馬來說,縱使其買下了發行權,推出了Isetta 250。寶馬公司保留了Iso公司對於造型的主要元素之餘,其仍將Isetta做了大幅的修正,所以即使BMW和Iso都推出了Isetta車款,可兩者之間的零件均不可互換。於供油系統來說,他們利用現有的摩托車引擎技術,將Isetta重新設計了一款專屬於BMW的單缸四衝程化油器引擎,排氣量為247c.c,最高輸出功率為13匹馬力,具體展現在速度上,大約可以跑出每小時85公里左右的速度。而因為本身採用的是摩托車引擎,所以在德國只需要擁有摩托車駕照即可駕駛本車。

圖:Isetta汽車透視圖

    而從變速系統上來說,BMW Isetta也有新的變革。其採用四段變速箱,並固定在變速箱輸出的驅動軸裝置一項名為哈代盤(Hardy Disc)的構件,並配上由橡膠製成的萬向軸(Universal Joint),以此讓傳動軸個別傳到兩個後輪。而這項分別輸出給後輪的技術在當時非常罕見,這種精巧的動力傳遞,讓變速箱與車輪後軸的連接,就能去除張力,並具備隔音的效果。

圖:萬向軸(Universal Joint)和哈代盤(Hardy Disc)

    於造形上,BMW Isetta雖然保留了泡泡窗設計,車門也是從車頭方向開立,並可以開180度,但它仍有些部分皆與Iso的版本不大相同,BMW的版本中,車子前方的大燈分開固定在車身的兩側,Iso版本則更低一點,大約於車輪上方。另外,BMW也做了部分的巧思,在擋風玻璃下方附上寶馬徽章。

 

圖: BMW Isetta

    1956年,德國政府稍稍改變了汽車的規定。從該年開始由政府頒發的第四類許可證只能用於小型摩托車的操作,而不能再如之前一般供駕駛操作排量小於250c.c的車輛。考量政府的規定,寶馬決定將Isetta引擎的排量給提高,但同時又要避免過多的稅額,於是將新的引擎排量訂在300c.c,也是稅收的標準線,本車也因此命名為Isetta 300。於是,工程師就將引擎汽缸擴大到孔徑72毫米、衝程73毫米的大小,總排量為298c.c,同時壓縮比從6.81:1提高到了7.0:1。不過,縱使做出修正,本車的馬力也沒明顯增強。

    1957年,寶馬公司將Isetta從兩人版本升級成四人版本,以符合經濟復甦的德國民眾出遊的需求,擴增的車款則命名為BMW 600。基本上,600的前端設計與前兩個版本的Isetta相比幾乎沒有變化。為了讓行車安全,該車後懸吊使用半拖臂獨立懸架,其增添的後軸讓車子行駛不會因此翻覆。而由於尺寸和重量的增加,600具有比Isetta更強大的發動機,該車配有從R67摩托車移植過來的582c.c引擎,最高時速能達103公里/小時。但本車銷售並不如預期,有部分的原因來自於入門級大眾甲殼蟲的價格競爭。

 

圖: BMW 600

    縱使如此,Isetta依然可說是成為了寶馬公司的救命筏,其暢銷的銷售讓該車一路從1956年銷售到1962年,賣了高達16萬輛車,使得寶馬公司於戰後汽車銷售因此重返榮耀,並成為了世界上微型車的代表車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ton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