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草創時期的法拉利

1947年,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1898 ~ 1988)正式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公司,並生產出第一輛車:法拉利Tipol25。然而,法拉利公司的銷量卻遠遠不如預期,由於賽車需要在賽車場上才能露面,因此法拉利只能積極參加各種汽車大賽,是故,本章以這個背景為開端,將介紹法拉利公司尋尋覓覓的重返榮耀之路。

 

圖:1947年的法拉利(Enzo Ferrari)

 

首席設計師-哥倫布(Gioacchino Colombo

要介紹法拉利的草創初期運作,除了積極參加賽車之外,我們不能忽視讓法拉利飛黃騰達的大力推手:吉爾阿奇諾.哥倫布(Gioacchino Colombo,1903 ~ 1988)。

 

 

圖:吉爾阿奇諾.哥倫布(Gioacchino Colombo)

 

哥倫布本身是名汽車工程師,於1930年代時期主要幫Alfa Romeo賽車團隊工作,並於1937年設計了Alfetta 158直列式8缸引擎成為其代表作,並多次讓Alfa Romeo得到比賽冠軍頭銜,從而享譽國際。

 

圖:Alfetta 158

 

是故,當法拉利脫離Alfa Romeo賽車團隊後,考量到自己開發的第一款車型,車型借鑑FIAT 8的直列式引擎所開發支Auto Avio Costruzioni 815,非但於賽車賽式中屢屢吃鱉,更連帶導致銷量大減,於是恩佐法拉利為求創造法拉利車廠的自我特色,第一件事情便是拜託哥倫布為其設計跑車引擎-哥倫布引擎。

 

 

哥倫布引擎(The Ferrari Colombo Engine)

哥倫布引擎的特色,就是將所有汽缸分成兩組,將相鄰汽缸以60°夾角布置,使兩組汽缸形成兩個有一個夾角的平面,從側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稱V型引擎。當一般大眾被說到哥倫布引擎,我們都會直接因為其特色而聯想到其著名的代稱:V12引擎。

 

圖:The Ferrari Colombo Engine

 

時至今日,考量到汽缸數少時,我們會採用直列式排列;而汽缸數較多時,則會利用V字形排列方式。會有如此的差別,主要是因為直列汽缸的排列方式較佔引擎室的空間,而且,多汽缸的排列方式對供油也會有所影響。

 

圖:Colombo Engine Type 125

 

由於汽缸分成兩排並且成現斜字排列,於是引擎的高度和長度便能得到縮減,從而迎合車身設計的要求。而且,汽缸之間已相互錯開布置,汽缸之間就有較大的空間,便於通過擴大汽缸直徑來提高排量和功率。進一步來說,引擎的長度縮短,更為駕乘艙留出更大的空間從而提高舒適性。V型引擎的缺點是必須使用兩個汽缸蓋,結構較為複雜。另外其寬度加大後,引擎兩側空間較小,不易再安排其它裝置。

 

相比前一代Auto Avio Costruzioni 815所使用的8缸直列式引擎,最先開始的哥倫布引擎採用化油器且以汽油做為主要燃料,並用水進行冷卻,車軸同樣是2420mm,哥倫布引擎卻可以放置高達12個汽缸,最大功率也從55匹馬力將提升至破百匹馬力。

 

 

Ferrari 125 S (1947)

 

圖:Ferrari 125 S

 

法拉利車廠於1947年5月11日歷史性的將還在概念車階段的125型號改裝載上V12引擎,從此125就變成了一款不同以往的運動賽車,跑出驚艷的好成績。從此,125便成為了法拉利首台掛上法拉利名號的車款,亦為第一台搭載哥倫布V12引擎的汽車。這項發動機的升級使得法拉利車隊於一年內參加14場比賽就勇奪高達六個冠軍,重新奠定恩佐‧法拉利本人在賽車界的地位。

 

圖:Ferrari 125 S 內部圖

 

125賽車型號,又稱作125 S,其所使用的引擎氣缸的寬與高個別為55.0毫米(2.2英寸)乘52.5毫米(2.1英寸),而發動機大小約莫為1.5 L左右,以當時的賽車來說十分嬌小。而該引擎以每兩個氣缸為一組,每組氣缸上都有一個頂置的凸輪軸(SOHC),並且兩個氣缸之間的角度為60°。發動機每缸有兩個閥門,通過三台Weber 30DCF 化油器,以7.5:1的壓縮比於6800 rpm產生118馬力。

 

圖:Ferrari 125 S 車身大小

 

同樣在1947年,法拉利車廠為配合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1)規則,推出該公司第一款F1賽車:125 F1。按照F1的特性,125進行了增壓,將馬力變為230匹,並以7000rpm進行輸出。固然,單一個增壓器並不能產生與Alfa Romeo158Maserati4CLT競爭所需的高功率。然而,強勁的駕駛和靈活的底盤,已經讓法拉利F1賽車中排名第三。1949年,發動機進一步改進了雙頂置凸輪軸(DOHC),將馬力擴大到了280匹左右。

 

圖:賽車遊戲中的Ferrari 125 S

圖:1947年Ferreri 125 S 參加賽車競賽


125除了在賽車場上奔馳外,其實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最早的125系列,其底盤使用序列號為010I ,於機箱內可以清楚被看到。據傳,實際上底盤並不是採用010I而是舊款的s/n 01C。於事,當01C被法拉利重新標記為010I底盤作為新車賣給客戶時,客戶收到車後就立刻大喊道:「muletto!」這是大利語中的「 測試騾」,亦即這不是台新車,因為客戶居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謂的新車被重新壓痕的標籤,所謂的跑車實際上卻是一輛二手車。法拉利為此汽車重新給他估了價,其中包括汽車二手車的大量折扣。

 

 

Ferrari 166 S(1948)

Ferrari 166 S,其實就是進化版的法拉利125 S運動賽車。本車在車型上推出兩個不同的造型,其一為雙人座的Berlinetta,而後則是Spyder版本。這兩者的差別可從下圖比較,Berlinetta車殼較寬,並且擁有平面的車頭燈,以及較寬的空氣進氣口。反之,Spyder則車殼較窄,四個輪子外漏,車燈外凸。兩者兼被定位是轎跑車,有著跑車的能量,同時也適合在都市上路。

 

圖:Ferrari 166 S (Two-Seater Berlinetta)

 

圖:Ferrari 166S (Spyder)

 

 

166本車款最初僅僅只有39輛被生產,法拉利車廠將125 所使用的1.5升V12發動機做出些微的修正,一樣每組汽車配備單個頂置凸輪軸 (SOHC),但將引擎變為更大的2.0升(1995 cc / 121in³)排量,壓縮比與125系列同為7.5 : 1,最大馬力則是以6000rpm產生110匹馬力。

圖:Ferrari 166S透視圖

 

然而不久之後166就再度進行改款,生產了百座的166 Mille Miglia(俗稱MM),並且為追求速度讓其重量從800公斤降為650公斤。166 MM的轉型成功將166S升等,讓法拉利於國際大獲成功,並使其成為賽車行業的重要競爭對手。

 

圖:車手Alberto Ascari於1950年國際日月賽車賽駕駛166 MM

 

本車使用了Aurelio Lampredi設計的管架雙A臂和活軸懸吊,讓其在12氣缸加速下,更能避免路面顛坡造成的乘坐不適。而跟125系列類似的部分在於其軸距長也是長為2420毫米。從1949年到1952年,其數量大大增加,並讓法拉利在後續的250系列的開發上奠定了信心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ton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