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Orsi家族決定與新的合作夥伴雪鐵龍(Citröen)來振興他們的公司,並將該公司重組,以法國汽車製造商的影響力和企業榜樣下變得更加結構化。1970年Orsi家族終於退出,將Maserati賣給了雪鐵龍,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導致的石油危機終究造成了雪鐵龍自身難保,義大利政府緊急介入,到了1975年GEPI和De Tomaso買下Maertati,使得Maserati重回義大利車廠的麾下。
 
3.1 Citröen (1968-1973)
      Maserati在1960年代後半又陷入財務危機,於1968年Orsi家族決定與新的合作夥伴雪鐵龍(Citröen)來振興他們的公司。野心勃勃的雪鐵龍馬上採用了液壓系統科技,同時也轉移Maserati的引擎技術至雪鐵龍產品線。
 
 
1. Bora - 黑海西北部的寒冷暴風
        雪鐵龍收購Maserati後不久,即開始開發MR(Mid-engine, Rear-wheel-drive layout)中置引擎跑車的計畫。Lamborghini Miura在1966年採用MR設計掀起了跑車界的革命,成為70年代跑車界的主流趨勢,DeTomaso隨後跟進,Ferrari也積極開發MR新車,而Maserati自然也不能自外於這股潮流。
 
 
圖:Bora採用MR中置引擎
 
 
       1971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車身外型由Giorgetto Giugiaro擔綱設計,展現太空時代的前衛風格,由於引擎從車頭移至後軸之前,Bora的車身造型與過去的Maserati車型有很大的差異:有了較短的車頭,以及為了容納引擎系統而厚度增加的後半段車身。大塊的車尾玻璃其實就是引擎室蓋,而車尾側面的玻璃窗也是欣賞V8引擎的好位置。
 
 
圖:Bora
 
 
       Giorgetto Giugiaro在Ghibli車型上所用的前衛設計手法,在Bora車型上更是發揮到極致,即使時隔40年再來看這款跑車,依舊會覺得它的線條毫不褪時。Giugiaro在細節上雕琢甚深,隱藏式前大燈、中央飾有Maserati三叉戟標誌的獨特散熱器隔柵、車頂和A柱採用了與眾不同的磨砂鋼,都呈現出前衛新穎的時尚效果。線條勻稱的車身側面帶有橡膠護條,可避免車身的日常碰撞,對於這種級別的車型而言實屬罕見。
 
 
       Bora原意為「黑海西北部的寒冷暴風」,4.7公升(4719 cc)V8引擎配有DOHC閥門驅動以及4個Weber 42 DCHF 14化油器,具備310匹最大馬力的輸出,但已改成縱向配置於座艙後方。從1971至1978年生產總數不超過600輛,而Bora取代了最早的Ghibli產品定位。前後懸吊皆採用雙A式懸吊搭配螺旋彈簧以及伸縮式減震器和防側傾桿,Bora成為首台Maserati擁有四輪獨立懸吊的車款。
 
  
圖:Bora前懸吊(左圖)與Bora後懸吊(右圖)
 
 
 
2. Merak
       Merak是1972年巴黎車展上推出的中置引擎後驅跑車,與1971年推出的Bora共用大部分零件(車門以前基本是一模一樣),不過Merak是屬於2+2的跑車,和Bora雙座設定的取向不同,後座多出來的空間可以放置行李或是讓小孩乘坐上去。Merak一樣是由Giogetto Giugiaro所設計,外觀承襲了Bora的優美之處,不過後半部採用垂直後窗與從車頂延伸到車尾的C柱設計,使得外觀與Bora有較為明顯的分野。
 
 
圖:Merak
 
 
       由於Merak推出的當下Maserati還是隸屬於雪鐵龍旗下,所以Merak車上大量使用了源自雪鐵龍的hydropneumatic液壓技術,像是啟閉式大燈、煞車與離合器等都是採用液壓控制。Merak擁有四輪獨立懸吊,前後懸吊皆採用雙A式懸吊搭配螺旋彈簧以及伸縮式減震器和防側傾桿。
 
  
圖:Merak前懸吊(左圖)與Merak後懸吊(右圖)
 
 
 
3. Quattroporte II – 不僅稀有且與眾非凡
       1974年10月3日由法國雪鐵龍收購義大利汽車製造商Maserati生產系列二的Quattroporte於巴黎車展首次展出,這是Maserati首台也是唯一一台前輪驅動豪華房車,不過二代誕生的時期歷經全球能源危機,因此產量極為稀少,感覺上是不太成功的一代。
 
 
圖:Quattroporte II
 
 
       Quattroporte推出的第二代車型採用與Citröen SM相同底盤架構,前後皆採用液壓自動懸吊系統和制動器以及前輪驅動系統在當時可是極為先進的設計,而動力部分使用3公升(2965 cc)V6引擎,搭配DOHC閥門驅動以及三個Weber 44 DCNF 2-barrel化油器,擁有高達210馬力動力輸出,雖然第二代的內裝比第一代更加奢華,但銷售一落千丈,三年後,雪鐵龍停止資金供應,第二代Quattroporte也宣告停產,總產量僅「13」部!
 
 
圖:Quattroporte II
 
 
       雪鐵龍的液壓懸吊系統,許多人認為此系統的複雜性與可靠度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實際上這是一套操作非常簡單與相當穩定的一套系統,除此之外,此系統提供舒適,出色的操控性和抓地力無與倫比的水平。其系統原理,使用氣體可壓縮的優勢,但液體不能被壓縮。因此,氮氣成為液壓系統的媒介。該系統提供了一個柔軟、舒適,且控制良好的運作程序。以氮氣為介質比傳統的金屬系統更為靈活,提供高度自動調整,提供車輛非凡的柔韌性。
 
 
 
 
  
圖:液壓懸吊圖解(上圖為遇到重壓狀態,左下為遇到凹陷路面狀態,右下為遇到路面突起狀態)
 
 
 
3.2 De Tomaso (1975-1992)
       1975年8月8日簽署的協議,Alejandro De Tomaso收購了Maserati的大部分股份,Alejandro De Tomaso擔任總經理。這位阿根廷前賽車手曾代表Maserati參加過比賽。儘管困難仍在,但公司在De Tomaso的領導下漸漸有了起色,並在1979年推出了新車款:Giugiaro設計的Quattroporte III。到年底,公司的產量已實現了大幅增長。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推出了新款車Biturbo,價格相對較低,但性能出色:這款車擁有數種不同款式,如轎跑車、四門轎車以及spyder等車型。
 
 
1. QuattroporteIII – 義大利總理坐駕
       1979年所推出的第三代Quattroporte採用剛硬線條來營造獨特的運動氣勢,由義大利名師Giorgetto Giugiaro設計,De Tomaso訴求這是一款「businessman's Maserati」,並且融入了更多的豪華元素,在市場上成為獨樹一格的義式豪華房車,後期為了進軍美國市場,更推出更豪華且動力更強的Royale,而第三代車型也曾在1980年代引進至台灣,可說是第一代在台灣販售的Quattroporte。
 
圖:Quattroporte III
 
 
       Quattroporte採用4.1公升(4136 cc)大馬力V8引擎,搭配DOHC閥門驅動以及四個Weber 42 DCNF化油器,採用後輪驅動配置,動力輸出可達252馬力,擁有比對手更強勁的性能與駕馭樂趣,內裝也極為奢華,締造出相當優異的市場表現。前懸吊部分則採用雙A式懸吊搭配單軸阻尼器以及螺旋彈簧和防側傾桿,後懸吊採用類似Jaguar獨立後懸吊。
 
 
圖:Jaguar獨立後懸吊
 
  
圖:Quattroporte III前懸吊(左圖)與Quattroporte III後懸吊(右圖)
 
 
 
       1986年12月14日,Maserati為了慶祝60周年慶持有經營者De Tomaso在摩德納車展發表Royale,定位於超豪華等級的Quattroporte,動力採用4.9公升(4931 cc)V8引擎,動力輸出可高達296馬力,內裝用白色皮革,後車門內建核木餐桌、中央扶手等配備,如此豪華高貴的內裝,成為義大利國家元首Sandro Pertini御用坐駕。
 
 
圖:Royale
 
 
圖:Royale內建核木餐桌
 
 
2. Biturbo - 70年代後的浴火重生
       1981年12月14日Maserati成立67周年,推出一款採用雙渦輪技術的雙門2+2轎跑車–Biturbo,20世紀80年代最具象徵意義的汽車,附有著Maserati從70年代初的一場危機中浴火重生的涵義,先從字面上來翻譯Bi在德文為「雙」的縮寫,而Turbo顧名思義就是渦輪增壓器,因此Biturbo引擎有著兩具渦輪增壓器來提升馬力輸出,是Maserati最為廣泛生產的車款,從1982至1993年已衍伸出數種不同型號銷售數量高達37000輛。
 
 
圖:Biturbo
 
 
       Biturbo動力來源為2公升(1996 cc) V6雙渦輪增壓引擎,以SOHC閥門驅動且具有兩種不同直徑的氣閥以提高燃燒效率,其中直徑較大的排氣閥可提高單位時間內氣體排放容量,從而創造出178最大馬力輸出,加速能力可比當年的超級跑車,豐沛的性能完全不辱Maserati的金字招牌,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能提供足夠的乘坐空間與實用性,因此在上市初期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不過隨著汽車市場的改變Biturbo最終在1994年停產。
 
  
圖:SOHC技術一個凸輪軸帶動兩個進氣閥門
 
 
圖:雙渦輪增壓器引擎進排氣氣體流動
 
 
       而在內裝設計上,一如義大利高級車擅長營造內裝質感的長處,Biturbo在車艙設計上也頗有獨到之處,大量運用皮革與木紋飾板的搭配,使得這部車的內裝擁有極佳的質感,甚至與Rolls-Royce相較亦不遑多讓,特別是中控台中央配置的那顆拉薩爾金鐘,更是教人愛不釋手,也成為了Maserati最著名的內裝特色之一。
 
  
圖:Biturbo內裝
 
 
       Biturbo系列車體皆為一體式鋼質車架,前懸吊採用麥花臣懸吊,而後懸吊則使用螺旋彈簧和阻尼器以及防側傾桿,另外又增加了半拖曳臂(semi-trailing arms)提高車輛在轉向時穩定性。
 
   
圖:Biturbo前懸吊(左圖)與Biturbo後懸吊(右圖)
 
 
 
        Biturbo推出兩年後1983年,Maserati除了Quattroporte豪華轎車系列款,又另行發行Biturbo系列的四門轎車款425,配有2.5公升(2491 cc)V6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SOHC閥門驅動以及單Weber 2-barrel化油器,動力輸出可達197馬力。
 
 
圖:425
 
 
        1988年Biturbo轎跑車款重新設計,然而Biturbo名字不再被續用,反之將新款車代稱改為222,其意味著2門、2公升以及第二代的涵義,同年12月推出的2.24v轎跑車則有2門、2公升,且擁有每缸4閥門之意。
 
 
 
 
3. Shamal - 來自波斯灣的西北烈風
       1989年Shamal指的是「來自波斯灣的西北烈風」,由Marcello Gandini主導設計,Khamsin同樣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以及雙門2+2轎跑車,動力搭載3.2公升(3217 cc)V8雙渦輪增壓引擎,而底盤部分則與Biturbo採用相同懸吊,1998年之後由杏型頭燈的3200 GT取代其車型定位,四方燈車頭造型從此走入歷史。
 
  
圖:Shamal
 
 
       Shamal是以Biturbo為基礎所打造,在設計師Marcello Gandini重新改造了車頭車尾後,儼然成為了一部全新的車款,而Marcello Gandini設計的車款一向就以大膽又超乎現實著稱,這次設計Shamal雖然受限於車廠資源,但是在細微處,仍可見到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就像是ㄇ字型的前輪拱與不對稱造型的後輪拱,其實這樣的設計也可以在Lamborghini Countach上見到,而凸出的前後葉子板除了呼應當年性能車的外型風格外,也彰顯了此車的運動特性,特立獨行的Marcello Gandini甚至還在引擎蓋上設計了擾流板,更增添了此車外型的獨特性。
 
 
圖:Lamborghini Countach
 
 
       只不過,Shamal的外型雖然氣勢驚人,但終究是架構在Biturbo之上,在車門、前擋風玻璃等處,還是能隱約看得到Biturbo的影子,而內裝上主要還是沿習Biturbo的架構,雖然豪華依舊但卻較無新意,以其純種跑車的定位來說,似乎沒有得到當時多數買家的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ton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